“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关键时候要靠得紧,上得去。”作为学校学生处主任、疫情防控办主任,张志胜筑牢战斗堡垒,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他每天不分白天,还是黑夜,一接到上级文件、指示和通知,就立即汇报落实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严、真、细、实、快”的工作作风。很多时候,都是饿着肚子忙到深夜,细化防疫措施,计划疫情防控演练,整理每日工作动态……
勇担重任,擦亮党员鲜艳底色
疫情形势陡然严峻,张志胜本着对全校师生高度负责的态度,勇挑重担。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,他立足学校实际,科学分析研判学校疫情防控的发展动向,制定防疫工作流程,探索实施“上询横排下管控”的级部动态管理模式,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有效方案13个,解除安全隐患7项,有效组织协调全校师生编织疫情防控网,确保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进行。
“1000多名通校生入校前三天,我几乎没有休息。”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要求,为确保安全,通校生需要入校进行封闭管理。张志胜协调级部全面排查,一人一档,逐一审核。入校前,张志胜制定了学校《通校生入学方案》《突发情况应急预案》,并进行实战演练。教室、宿舍、餐厅全部隔离,网格化管理。这些场所,他每天都多次巡查,遇到问题,就立即协调整改。一切精而细的疫情防控要求一项项落细落实落地,这些都是他工作严谨细致,科学规划,端口前移,任务倒排工期的最好回报。
疫情发生以来,学校封闭管理师生2330人,校外居家学习师生6652人。为确保每一名师生的平安,张志胜提前一周就住进了学校,将办公室当做战“疫”前线,他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。“我是党员,苦点累点没什么,我只希望学校的每一名老师,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康。”张志胜说。
事无巨细,勇作师生守护使者
由于防疫形势变化快,张志胜需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指示,不断修改制定新的学校疫情防控制度、一日三检两报告、通风消毒制度、缺课学生追踪、病假事假流程等。他每天联系人民医院为封校管理中的师生进行核酸检测。采样完成后,他第一时间将原始数据上传人民医院,下午及时咨询检测结果;组织高中12个级部、初中部3个年级的重点区域人员摸排、核酸检测统计等,逐一比对审核,最后汇总上报;每天统计全校7000多名学生的体温“一日三检”报告,梳理是否存在体温异常情况;晚上,他整理编辑学校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动态,总结经验,反思不足,为完善明天的工作做好基础。
由于工作需要,张志胜每天要反复对接、咨询教体局、卫健局、疾控中心、人民医院等单位,进一步了解防疫政策和工作要求,确保各项工作理解透彻,落实到位。遇到流调师生的情况,不论几点,他迅速召集流调小组,加班加点,2小时内形成流调报告。“学生处工作职责本身就很繁杂,再加上特殊时期的疫情防控工作,每天有干不完的活,要是能分身就好了!”张志胜半开玩笑地说。
心理疏导,架起师生心灵的彩虹桥
健康心态是疫情防控的“心理口罩”,及时做好家校沟通和师生心理辅导是特殊时期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。由于高三学生实行封闭管理,特殊群体学生和通校生在高考的压力下,面对活动空间相对变小,生活不适应等问题,张志胜积极组织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开展针对帮扶,做到生生有包靠,困难有办法,问题有解决。所有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,在课堂上或是课间,他们着重留意那些情绪异常,状态不佳的学生,通过和他们聊聊天,或是拿出自己的手机,让学生们与家长打个视频电话,这样就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紧张、不安及焦躁的负面情绪。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老师定期编辑发布“寿光一中疫情防控之自我心理调适”学生篇、教师篇、家长篇等美篇,讲解心理调适的方法,帮助师生、家长度过心理困境期,确保封闭管理师生的心理安全。
舍小为大,用责任诠释教育情怀
张志胜母亲多年来身体一直不好,疫情期间,连续两次住院,老人都是找亲戚拉着去,也不让亲属们告诉他,就是为了不拖累他工作。事后,家里人才把此事告诉张志胜,他得知缘由内心异常惭愧;老父亲左右两个膝关节都有重度骨性关节炎,起身、行走艰难,医院告知需要尽快做膝关节表面置换,病情才能好转。但正好赶上学校封闭管理,张志胜担负的工作是原来的几倍,加之人手不足,他只好将父亲的手术拖延。每每谈及此事,果敢刚毅的张志胜语调轻柔了很多,眼眶泛红。他说,最对愧对的就是父母了,希望以后能多弥补他们。
“疫情不退,我们不撤”。张志胜和我们一样,有着不同的家庭角色,是儿子、是丈夫、是父亲。但是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,他没有抱怨,没有退缩,有的只是一颗赤诚之心和至朴至深的义不容辞,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的使命担当,用责任筑起疫情的“防火墙”,守护着全体师生的健康安全。
附件下载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