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课堂之风云,仰哲学之智慧;寻文化之瑰宝,扬法律之正义;育思辨之精神,拓国际之视野。这,是我的老师,来自2023级1部政治学科组的王静、范丽敏、韩玉祯。她们勤于耕耘、勇于开拓、团结奋进,带给一中学子“水灵灵”的课堂体验。
这是我的老师——王静。
她不仅是学生的好老师,亦是年轻老师的好老师。她坚持大教研和小集备相结合的方式,积极打造全员主动式教研,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热情参与,积极表达。
王静,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,现任2023级1部政治学科组备课组长兼政治教师。自参教以来,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学钻研的执着精神,获得“山东省一师一优课”省级优课、山东省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案例三等奖、潍坊市优秀班主任、潍坊市中小学思政课改革一体化领域创新案例二等奖、寿光市教学能手、寿光市优质课一等奖、寿光市教学成果奖等荣誉,并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,先后主持了寿光市生命教育、潍坊市“十四五”劳动教育专项课题、潍坊市劳动教育小课题等多个课题并结题。
“思以立德,教以树人”。作为思政课老师,王静精心备课,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,把抽象的理论具化为学生触手可及的道理。她坚持用初心、真心、匠心做温暖的教育者,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打造有亲和力、有温度的思政课堂,关爱每一位学生,成为学生眼中极具亲和力的朋友式老师,从课堂内外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。
办公室里,常见王静和组内老师凑在一起,就着一道题目讨论许久。作为备课组长,王静担起了组内教研“大把关”的重任。她统筹全组,钻研教材,积极关注教学改革的新方向、新理念,力求把握好新的高考航向。对于教研,王静一丝不苟,绝不应付。“三个人,就会有三个甚至更多点子!”她鼓励大家集思广益,充分发挥集体智慧,和范丽敏老师、韩玉祯老师认真探究每节课的内容、研做历年高考真题,做“有备而来”的教研。她坚持大教研和小集备相结合的方式,积极打造全员主动式教研,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热情参与,积极表达。
“王老师是一个教研意识很强的人,是一个‘热心肠’”。领导和同事常常对她这样评价。“滴水不成海,独木难成林。”这也是常挂在她嘴边的话。年轻教师韩玉祯刚入职时,因为未接触新教材,有些知识点、考点“摸不准”。作为青蓝工程的指导教师,王静迅速将韩玉祯带入“快车道”。在她毫无保留的指导下,韩玉祯对于课本、习题中一些常见问题,都能在教研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困惑与见解。同时,她会组织科内教师开展听评课活动,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,积极倡导“备课—上课—点评—反思”的直通车模式,力争打造真实、朴实、扎实、高效的常态课堂。“我们会分工编制每一节课的学案,针对本章节的习题出错率高的题目,我们仨人分工合作编制错题二次过关、易错易混点、变式训练。为突破每一节课的重难点,我们会对课本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后,明确每一节课的体系。”王静表示,必须得“硬控”住教研,不断丰富自身教育知识储备,方能提高教学能力与技巧。
这是我的老师——范丽敏。
她在教育过程中,切实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。变“多”为“少”,变“被动”为“主动”,为学生创造真正的“松弛感”。
范丽敏,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,现任2023级1部政治教师。自2021年任教以来,她勤恳踏实、努力奔跑,获得寿光市优质课二等奖,被评为寿光市高考优胜个人、学校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。
在教育教学中,2023级1部政治学科组一直将“团结”的优良传统贯彻到底。教研时,每个人充分发挥自身作用,统一进度、步调一致、拼出成绩。“很多老师工作十几年,仍然像第一天工作一样充满热情与活力。”这种团结协作、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和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,让范丽敏受益匪浅。
教师的业务能力是教师赢得学生拥护和信服的第一要素。为了提高自己教学的“硬功夫”,她不错过任何一个“充电”的机会。常言道: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“我感觉不仅应向同事学习,向老教师学习,还可以向学生学习。”范丽敏说,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,更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,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,又要紧跟时代潮流。“多聆听孩子们的声音,他们平时关注什么、喜欢什么,我都会从他们的视角出发,将社会热点与教学融入,培养孩子们自主思考的能力。”在不断地尝试与改进中,她总是能把写在书本上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结合,让政治课也能变得妙趣横生,又总能细致入微地讲解分析知识点间的不同,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接受。
范丽敏一直将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”这句话挂在嘴边,她以自己的激情与热情,致力于打造有人文情怀的高效课堂,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。学生小欣(化名)的总成绩不错,但政治却是弱科,因此范老师便将她列为重点关注对象。每次上课时,检查提问、课堂发言、习题讲评等都会有她的身影,课下的抓促更是家常便饭,但小欣的成绩依旧不见起色。直到有一天,小欣因为一道简单的题背不出来而突然崩溃大哭时,范丽敏才得出原因,原来是老师的过分关注和抓促,无形中给像小欣这样心思细腻、敏感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。在跟小欣深入交流后,师生两人达成共识:老师减少刻意的抓促与关注,给学生创造适当的“松弛感”,但是学生也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,上课多举手多提问。不久后,在小欣看到成绩破涕为笑的瞬间,范丽敏也倍感轻松与释然。
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,坚持可抵道阻且长。范丽敏时常思考,在教育的过程中,因材施教是需要用一生不断学习的课题,变“多”为“少”,变“被动”为“主动”,教学有法,但教无定法,切实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,才能与学生达成“情感共鸣”。
这是我的老师——韩玉祯。
她是政治教师,也是一名班主任。除了承担本身的教学任务外,更承担起了引导学生追求卓越、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使命。
韩玉祯,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,2023年8月入职,现任2023级1部政治教师及7班班主任、教学二支部联络员。2013年,作为高一新生的她进入寿光一中学习,10年后又以教师的身份踏入母校任教,与曾经的师长并肩作战。雨润新枝添秀色,蓬勃向上的“新人”韩玉祯获得学校教坛新秀称号。
走进教室,她习惯性地提前五分钟到达,等待着学生们的到来。无数个这样的早晨,已经成为韩玉祯生活的一部分。学生们时常笑称,很喜欢韩老师的“班味儿”——班主任的味儿。
她是政治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,除了承担本身的教学任务外,更承担起了引导学生追求卓越、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使命。在教学中,她在王静等前辈老师的指导下潜心钻研教材,认真研究教学方法,积极倡导高效课堂。致力于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,注重生活事例和时政素材的运用,拓展学生视野,增长见识,培养了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健康的价值取向。作为班主任,她深知班级管理中班级氛围的创设首当其冲。于是,她扮演着“定海神针”角色,用她的沉稳笃定的教导和严格的班规班纪,让孩子们拾起向前的勇气。
学生李晴(化名)学习很努力,但却一直徘徊在班级十几名,学生自己与家长都很焦虑。韩玉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她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,将学生的努力告知家长。另一方面及时跟进学生,了解其学习与生活方面的困扰。同时,她与各任课老师积极“联动”,帮助李晴提升弱科成绩。“你只管努力,结果不会辜负我们的付出。”李晴显而易见的进步,也让韩玉祯更加坚定了行走教育之路的决心。
从教后,她自诩为一枚“新兵”,时刻保持“仍有许多地方要学习”的状态。直至如今,她也仍保持着到前辈教师课上“蹭课”这个习惯,小到课堂里的每一句话,大到课堂教学思路,只为能上好每一堂课。“外柔内刚”,是身边老师和学生对韩玉祯的一致评价。她性格温润,但却带出了“期中考试优胜班级”“校运动会道德风尚班级”。她扎根课堂,刻苦钻研业务,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,曾获得学校教坛新秀称号。但对她而言,这些成绩只是对她工作的肯定,而非终点。
教师这份职业,不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标签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,一件事,一群人,一辈子,以必成之心,书写更多学生的成长故事。教无止境,研无止境,2023级1部政治学科组将继续以人文的情怀,哲学的智慧,谱就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