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娜,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,现任2023级2部语文组备课组长及27、28班语文教师。作为一名有着14年党龄的党员教师,自2014年参教以来,她时刻保持空杯心态,不断充实完善自己,先后获寿光市教学能手,寿光市优质课二等奖,寿光市教学成果奖,学校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。她多次参加学校和教研室举办的示范课活动,积极参与普通高中统编语文教科书试教工作,以行动的“字典”诠释了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的职业真谛。
2014年,年轻的江娜走进寿光一中。这里的一草一木,一砖一瓦,一师一友见证了她点点滴滴的进步和成长。她感动于与自己并肩同行的伙伴,他们的敬业与奉献砥砺她成长,并浸润着她成为其中一员;她感恩于让自己怀沃桃李的学校,淳朴的校风积淀而成的凝聚力,孕育了她向阳而生的坚韧。
在江娜的办公桌上,摆放着许多支不同颜色的笔,它们的作用是被用来标记和分类书本中的各种知识点。翻开江娜老师的书本,各种“密密麻麻”浮现于眼前,也正是这些日常细节,使她一丝不苟的工作更加具象化。
党龄比教龄更长的江娜,无时无刻不将党员教师的身份牢记在心。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,江娜参考各类语文期刊,聆听前辈解读,充实自我,完成了教育部新高考改革首批试教学习。她坚持定期走进优秀老师的课堂,广取博收,海纳百川,使自己拥有足够的底气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、大胆创新。也正是从那时起,江娜开始躬身研究新高考教材与试题,在她的课堂中,更注重锻炼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,实用性阅读与交流,让语文课程与大学更好地过渡与衔接。
作为一名语文教师,江老师始终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最有情怀、最有温度,特别是面对新高考的改革,老师更需要一种“大语文”教育思想,把课堂还给学生,把他们还原成一个个有感受力、有生命力的个体,而不是一味靠刷题去感知语文的存在。这些理念的成熟,也得益于邵红立、张玉真、马欣、谷艳香等前辈老师的经验加码。尤其是同一办公室的谷艳香主任,在教学和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,让江娜在实践中变输入为输出。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帮助,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,让她在承担备课组组长这一职务时更加游刃有余。
在语文教学实践中,江娜潜心研究,解读新课标,探究新教法,积极参与课题研究,着力创设有活力的课堂。教学中,她重视古诗文诵读,指导学生诵读技巧,在抑扬顿挫地吟诵中品味祖国的山水田园、诗人的家国情怀,让沉寂的课堂书声琅琅;她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,鼓励学生大胆质疑,在思想的博弈、语言的辩论中提升语文能力;她将“课堂作文”变为“生活作文”,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和真实感受,让学生写作时心中有话,笔尖含情,纸上飞花。书本知识早已烂熟于心的江娜,常常只带一支粉笔行走于课堂之上,不一会儿,知识框架便立于黑板上。“当老师的,要用知识征服学生。”江娜笑着说。
教育有温度,教学有效率,育人才能有高度。所谓有温度,更多地体现为尊重、关爱与引导学生。“不放弃每一个学生,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。”江娜将自己所教两个班级的学生比喻成87只蜗牛,她愿意“牵87只蜗牛去散步,慢一点,静待花开”。她始终认为,好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方向,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与获得感。
和而有爱,是她的常态。学习上,她细心挖掘,真诚夸奖。在她眼中,每个学生总能闪烁不同的光芒。她为学生搭设起长桥和木舟,化解了一座又一座不自信的孤岛。生活中,教室、长廊、办公室里,都是她谈心的好地方。成绩不是唯一的话题,有时是解题答疑,有时是排忧解难,有时可能只是一句“今天你背诵有进步”。这些关心与爱护,会生成最暖的温度。
10年来,江娜总是坚守自己的教育初心,她认为这是因为总有美丽的回忆浮现在脑海:每当连堂课上嗓子疼痛时,总有学生递过来一颗润喉糖;每回用心的教育之后,总能看见学生的进步;每次高考过后,总是看见学生脸上幸福的笑容……“我给了学生爱与温暖,学生给予我的是更多的感动与鼓励。”一声江老师藏着学生的信任与感恩,更笃定了她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有心人,用心去播种一粒粒青春希望的种子。
“做有情怀的教师,行有温度的教育!”江娜认为,只有不断的学习、实践,才能与时俱进、保证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。只有始终以育人的爱心、责任心、进取心,才能领跑好教育工作的“最先一公里”,做一名有态度、有温度、有高度、有深度的党员教师!